2018年7月6日 星期五

[北美] 2018年夏 美加21天自由行 - 生活在他鄉 (3) 在外生活的感觸

這趟旅行的最後一天, 與姊姊&Vincent在多倫多機捷合影.


在繼續記錄旅程之前, 先來寫寫這趟旅行最大的感觸.

這趟旅行除了是轉職中間的放鬆之行以外, 另一方面也讓我觀察和體驗在國外生活的感受.

在我去過的四個城市當中, 我和至少10位新舊朋友見面, 有正在念書的, 有唸書後順利取得工作簽證的, 也有依親取得綠卡的, 也有畢業後正在努力面試的朋友; 我其實很好奇他們在外地生活的心情和想法, 因為我自己也曾經出外工作過, 未來也不排斥離開台灣發展, 所以我想了解這些實際在美加各城市生活過的人, 他們的想法.

先來說說我對芝加哥, 香檳, 紐約, 多倫多這四個城市的粗淺感受:

從John Hancock Center俯視的芝加哥市區.

1) 芝加哥: "聽說"治安比較不好的一個城市, 在我出國前看的電影<<Death Wish>>中, 也把他描述為一個犯罪率偏高的城市. 不過可能我住在市中心, 治安相對好一點, 加上自己也比較有警覺, 所以並沒什麼特別的感覺. 

這是一個很吵雜的城市, 跟傳聞中米國人的開車習慣不同, 這邊的人開車也會搶道, 按喇叭也不手軟; 地鐵似乎是24小時營業, 到了深夜偶爾也會聽到地鐵經過的聲音; 印象最深刻的是幾乎每天都聽得到救護車的聲音, 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, 一天大概都有個3, 4次.

市中心很小, 景點很集中.

芝加哥前往UIUC上的風景, 錄了10秒鐘就放棄, 都是田...

2) 香檳: 離芝加哥開車2小時, 搭巴士3小時的鄉下 (No offense, just my real feeling). 途中的高速公路沒有柵欄, 單向又只有兩線道, 沒注意還以為只是普通的平面車道; 幾乎一定要有一台車的地方, 因為餐廳, 賣場, 酒吧等等都離學校有段距離. 難怪是研究能量很強的地方, 因為也沒有其他事情做...

從曼哈頓42街西邊拍的市景.

3) 紐約: 超級適合像我這樣的都市小孩, 有一種台北升級版的感覺. 都市規劃的十分方正, 並以數字編號街名, 如南到北分別為1號街, 2號街, ..., 到100多號街, 東西巷也是這麼命名, 所以跟朋友約聚會的時候, 通常都說"XX街跟OO街交點", 十分方便.

步調很快的城市, 行人只要看到沒車, 不管什麼號誌都會趕著過馬路; 夜生活精彩, 11、12點走在路上還是一堆人; 超多不同膚色的人 (感覺黑人比例比較高).


Union Station, 6月恰巧是Pride Month, 整個多倫多隨處可見彩虹飛揚.

4) 多倫多: 同樣也是很多移民 & Downtown很小的城市. 剛從紐約飛過來的我有點不適應這邊相對慢一點的步調xD 各國來的人有著各自的聚落 (而且是可以在Goolge Map上查到的), 中國城, K-Town就不多說了, 還有小義大利, 小葡萄牙, 小印度, 希臘區等等, 聽說是"真正"多元包容的城市.

物價相對紐約便宜不少 (我在紐約花$60吃部隊鍋, 在這邊花CAD 60吃了牛排還有飲料跟甜點); 而且可能因為待的時間比較長又住在市中心, 有一種"超級舒適圈"的感覺, 但因為我現在比較想追求衝刺或是冒險的人生發展, 所以覺得目前此地不宜久待xD

---

其實這趟旅行之前, 我打從心底認為我短期一定會離開台灣工作/生活, 這不僅僅是考慮台灣薪資水準的問題, 主要還有:

1) 人際相處的習慣: 我個性比較外向, 也喜歡與人對話, 美加這方面的氛圍比起台灣相對偏保守的調調, 比較對我胃口.

2) 市場規模: 我之前負責以中國為主的全球業務, 比較喜歡規模較大&業務/客戶較多樣的工作, 台灣相對來說市場規模比較小, 比較不符合自己的興趣.

3)世界舞台: 目前全球兩個比較強勢的國家就是中國和美國, 其中一個我之前待過, 存在一些適應性的問題, 因此會想挑戰另一個舞台. 現實考量, 在資源較充足&影響力較大的舞台當中, 花費同樣精力與付出能取得較佳結果的機會比較高, 這也是我想出外的最主要考量.

不過這趟旅行過後實際觀察朋友/親人的狀況後, 我又有了不同的想法, 也是分為幾個層面:

1) 文化適應性: 剛到一個新環境, 除了需要一段過渡期融入這裡, 結交新朋友以外, 長期而言, 自己到底能不能跟價值觀差異很多的人相處&深交? 有些朋友才剛到美國不到一年, 還在適應當中, 也有些朋友有交到外國朋友, 但平常還是和台灣/亞洲人相處; 好像真的只有少數人可以完全融入當地生活圈, 這迫使我不得不思考, 自己會是哪一類人? 

2) 居留權/工作: 這趟旅行有認識拿到綠卡的台灣人, 自己的感覺是, 他們相對唸碩士想待在當地的台灣人, 壓力相對小得多. 除了理工學院博班唸完書之後幾乎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壓力之外, 其他的碩士, 除了CS以外的求職壓力都相對大得多. 美國是如此, 加拿大唸完碩士倒是一定可以享有3年工作簽證, 不過這時要考量到另一個層面: 究竟能不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? 其實簡單思考就知道, 我如果是當地公司要找員工, 一定會優先找當地的居民, 因為語言, 文化, 在地深耕程度都沒有問題, 所以外國人競爭本來難度就比較高; 如果硬要找工作留在當地生活, 難度可能會小一點, 但如果這份工作帶給你的, 不論是成就感或相對薪資, 都遠比在台灣來的差, 那麼是否要為了留而"硬"留呢?

3) 思鄉情/朋友: 回到台灣才真切的感受到, 能輕鬆地找朋友聚餐, 聊天, 真是太爽啦! 前一份工作因為在常熟的工業區, 又住在宿舍, 生活圈幾乎只剩下同事與客戶; 想去找以前認識的朋友, 也要花費1-3小時的時間才能到達蘇州or上海, 久了也會犯懶; 跟台灣的朋友真的會失去很多聯繫的念頭跟機會; 但還好相對比較近, 如果真的想回家, 花相對少的時間跟金錢就可以了; 比起來美加辛苦得多: 時差15-12小時, 晚上想找人講事情時, 朋友可能還要上班, 自顧不暇; 而且一趟飛機12小時起跳, 價格通常也不會讓人很乾脆的下手, 遇到低潮時真的幾乎只能自己度過或是仰賴當地的朋友.

這趟旅行中我一直把去年的工作/生活經驗代入未來假設要在這邊生活的樣貌, 結果就是自己一直嚇自己, 即使這趟旅行很開心, 我始終無法欺騙自己不想念台灣 (還有台灣的人).

我覺得自己正處於一個人生的十字路口當中. 去年我想申請美國學校失敗, 所以現在還要繼續做決定, 要工作還是念書? 想在哪邊生活? 要做什麼產業/職位? 

我始終覺得台灣雖然現階段對年輕人的工作環境不友善, 但是可以從你我開始一點一點的發揮影響力, 由"我們自己"改善自己的工作環境/狀態: 改變從來就不是從天而降, 想要什麼結果, 就得自己花時間/努力去開拓; 但是另一方面, 還是會對台灣以外的世界感到新奇與著迷, 而且老實說, 不趁現在還年輕, 機會成本相對超級低的時候去嘗試, 之後更難突破現實層面的檻了. 

所以現在, 我超級無敵迷茫跟煩惱, 因為我不想屈就, 我想做一個決定, 是在我70歲時回頭看都不會後悔的決定, 即使現在旁人看多麼不現實或不看好, 我都無所謂, 因為我只想遵從自己"內心真實的聲音".

拜託祝我順利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